第061章:祖先智慧-《战国霸天下》


    第(2/3)页

    可见行灭他国之举绝非易事。

    赵国与卫国结盟互王之后,双方都在履行盟约,卫国派出了一支三百人规模的精干骑兵教官队伍帮助赵国行胡服骑射,组建赵国骑兵;而赵国也按照盟约对卫国进行马匹这项战略资源的输送。

    卫国与赵国现在算得上是“蜜月期”,大有精诚合作,双双共赢的架势。

    而北境的燕国,此刻也不能不说。

    确说燕昭王掌国破燕之后,启用苏秦为相,于是燕国立刻开始去旧陈新,而燕昭王采纳苏秦的建议开始向北拓展,燕国也渐渐出现中兴气象。

    不得不说,燕昭王也是一位有位的国君,不失为明主,燕职千金买骨,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共苦,深得燕国百姓的信任,可谓民心所向,燕国人也无悔的跟着燕昭王去卖命,众志成城的向北境徐徐蚕食,燕昭王亲自统兵北击东胡、山戎等外族,一方面是开疆拓土,另一方面燕昭王也是拿外族人当燕军陪练的活靶子,而燕军真正的敌人是南境的齐之技击。

    战国时代争霸天下,不同于春秋之际尊王攘夷,当今的七雄诸侯,哪怕是最弱的一个都能追着外族打,便是残燕之国,打外族也是毫不含糊的主儿,如此强势不无道理,春秋以来便是征伐不休,数百年的内部纷乱让华夏一族种下了一颗好战的心,因为不好战的都亡国了,留下来的大国没有一个不是好战之国。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赵国和燕国的崛起,天下北疆的戎狄外族很快就要迎来一段黑暗的日子,燕昭王向北拓土千里,赵武灵王灭楼烦、林胡,置九原一郡。

    这两大战国迫切的需要自强,以免在将来免遭国灭,而盘踞在中原的都是虎狼群雄,哪个都不好惹,甚至惹不起,但又要图强,除了向北对戎狄外族开刀以滋养自身,想要图强的燕国赵国别无选择了。

    说到底,七雄战国都是持强凌弱的主,强的打不过那就打弱的。

    赵国、燕国、秦国都在打仗,而卫国并没有去凑热闹,打完了阳山大战,倾吞济南之地后便开始与民休养,积蓄国力。

    而今的卫国称王了,也预示着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在列强中夹缝求存的小国了,卫峥当然也要考虑今后的布局方略了,而今卫国之主在天下人看来武功卓越,的确如此,但光有武功还不够,卫国仍旧需要文治,一旦国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帮助卫峥掌国偌大的帝国。

    而纸这种强大的工具该是应运而生的时候了,与其求贤,不如自己培养贤才,归根结底就是需要更多的读书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