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陌上果实,当急归矣-《斫宋》
            
            
            
                
    第(1/3)页
    李寇并不打算就此和将门谈怎样去合作。
    有些事,他出面就不得不吃亏。
    折可适看他神色就知道,不由长长叹出了口气。
    他宁可与李寇逐字计较,也不愿与马仪贞宽宏大量。
    合作,那是尽量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事情。
    所以与李寇谈合作,那是大可以狮子大开口缓缓还价钱的。
    可马姑娘出手,他既不能也无法苛刻的。
    那是个晚辈,且是个女流。
    更让折可适烦恼都是两个儿子……
    算了,此事交给长媳好。
    她们慢可以坐下来,做一会子女红,再聊一会子心思,而后谈些生意,这才是正经。
    折可适不再多管此事,他只问李寇知不知道这一次的流民。
    李寇自然知道,缓缓点头道:“在潘原时就遇到了不少,蝗灾,竟把关中的人都逼到了这里,听他们说话,似乎泾州今年形势也不容乐观,不知折公有甚么打算?”
    “我不与你谈,这是童贯最着急的事情。”折可适老神在在,不过又提醒李寇千万留意童贯,这人贪婪得很,“为快速安定流民,他能做得出把关中流民都招纳到这里的事,只要能给他三年时光,他不介意以渭州一州作代价。”
    那是。
    这人的心全然没有在军事上,他要的是紫袍封侯。
    李寇自然是知道童贯的,小妹说,这人不见得有多么狡诈,只是谄媚耳,在北宋末年也算有些军事才能的人,但在官场上的野心远远超过了他自身本领,那是凭着西军的血染红袍子,又夹杂着欺下瞒上的行径才有封王的荣耀的。
    这么一个人,李寇也只有暂且和他周旋。
    可若是他要几千人地送来,那便不是李寇需要的了。
    此事渭州自然欢迎的很,只要有粮食,多三五千户人口,那便多了一个下县,这对渭州官场很有好处,至少一些闲职可以转差遣了。
    但李寇就算收容一万人也当不上知县,北宋的知县均是科举出身。
    他哪怕能当上个流内官,那也是处处掣肘。
    这对他的造反大计并不友好。
    军寨,才是李寇能掌握也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单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