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太平-《明国万历》
            
            
            
                
    第(3/3)页
    所以设立了经厂,文书房等等,大到各类书籍,名画,册页,手卷,往年奏疏等。
    小到笔墨,纸研,绢布,纸札等等。
    又设司礼监提督一职,监工,掌官,佐理,监官,典薄等一众人员。
    很多事情需要专业人士才能懂,才知道如何应对,又设六科廊掌司六员或八员。
    分东西两房,官精微科目内外奏疏等等。
    可以说,离开了这些,朱翊钧也玩不转全国奏疏。
    举个例子,工部要修一工事,需要征多要徭役,用多少料,耗费多少银子,这种事朱翊钧能懂?
    就说修个道,需要多少工序,朱翊钧也不可能懂每道工序需要哪些人,专业的人士告诉他该怎么样,他才能知道个大概。
    这都需要外朝的奏议,内阁的批复,司礼监的分类意见,朱翊钧通过这些专业的意见,来决定如何批复。
    朱元璋的时候,这些事情都管的很细,连茅房怎么修,方向在哪里都要管。
    朱翊钧自问没有这个能耐,早就放权给了司礼监了。
    孙隆穿着贴里,先斗牛大红蟒服,作为司礼监第一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么重要的职位,所以他是有私臣协助的。
    上至掌家,管事,上房,掌班,下至茶房,厨房,打听官等一套班子皆全。
    他在内府骑着马,到了内宫下马而行,身后跟着一行人,赶来乾清宫。
    春江水暖鸭先知。
    所以,他特意赶来乾清宫报喜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到乾清宫磕头,惊动了朱翊钧。
    “奴婢们恭喜皇爷,贺喜皇爷。”
    “喜从何来?”
    “天下如今太平。”
    朱翊钧笑了。
    “天下怎么突然太平了?”
    “奴婢等掌司礼监,久无地方乱事奏报,皆平矣。”
    “赏。”
    第(3/3)页